伊人操|中国av中文字幕|最好看十大无码av|av日韩网|黄色黄页网站免费

Article
“第二屆全國《群書治要》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
2021-05-05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聶菲璘

2021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武夷山市朱熹園考察時強調,我們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其中的精華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5月3—4日,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和北京師范大學《社會治理》雜志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群書治要》學術研討會”在福州正祥書院隆重召開。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單位和媒體的50余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圍繞“《群書治要》基本問題及其當代價值”“《群書治要》與百年大黨”“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管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文化根基”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取得豐碩成果。

圖片2.png

  在3日上午的會議開幕式上,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劉余莉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社會治理》雜志社編輯部主任楊婷介紹了《社會治理》的辦刊特點,全國工商聯辦公廳副主任沈麗霞、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張波作嘉賓致辭。劉余莉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提出了一系列高瞻遠矚的重要論斷,為我們堅定不移地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了信心,并指明了方向。這次研討會的目的是通過研究《群書治要》的基本問題,充分認識《群書治要》“古鏡今鑒”的價值,深入挖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歷史文化根基,凝心聚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智慧支持和精神動力。

圖片1.png

  在主題報告環節,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侯才、中國人民大學中華經典研究中心主任焦國成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所長李萍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劉余莉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民生保障中心主任謝瓊教授、北京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孫華教授、學習時報社經濟社會部負責人儲峰教授、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程冠軍等8位專家學者,分別從《中國傳統哲學的心性論與形而上學的重建》《中國傳統“中”思想研究》《中國式管理的核心命題》《從<群書治要>治道體系論中國傳統政治的邏輯》《傳統文化與社會治理現代化》《教師教學發展的變與不變》《新時代治國理政中的傳統文化底蘊》《<群書治要>是一部善治寶典》作主題發言。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群書治要》是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精粹集成,深入研學實踐《群書治要》,有助于充分理解中國傳統的治道思想及政治邏輯,讀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歷史文化淵源,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國之治”。

  3日下午,研討會以主題發言和專家點評的方式進行。會議上半場由焦國成教授和中國農業大學譚英教授主持,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學院教師劉海天博士、國家開放大學教師葛斯青博士、《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副主任聶菲璘博士、河南省委黨校講師徐佳佳博士、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程麗君博士,分別以《<群書治要>對“貞觀之治”的歷史影響》《<群書治要>君主修身思想研究》《<群書治要>中的德福觀研究》《從<群書治要>看政德的效能》《<群書治要>中“敬”的多重意蘊探析》為主題作發言,認為《群書治要》奠定了“貞觀之治”的思想理論基礎,其中的修身為本、教學為先理念,對于加強領導干部政德修養、培養領導干部的敬畏之心具有重要作用。

  會議下半場由李萍教授和孫華教授主持。山東建筑大學講師秦芳博士、《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宣傳部長郭家瑞、北京財貿職業學院講師邢夢潺、湖南衡陽菏澤書院講師鄒紫玲、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黃少雄博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李紅姍,分別以《<群書治要·周易>共同體思想淵源探究》《從<群書治要·老子>看道家在貞觀初期的發展》《<群書治要·禮記>與立德樹人》《<群書治要·毛詩>致用思想的特點探究》《<群書治要·管子>政教思想初探》《<群書治要>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作發言,提出研學實踐《群書治要》對于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提升思政課的有效性,乃至實現國泰民安、天下大同的理想具有重要意義。

1620266205132654.png

  4日,研討會圍繞傳統文化與企業管理舉辦專題講座。上午劉余莉教授、沈麗霞主任以《<群書治要>與中國式管理》《人生本道場,無處不修行》作主題報告,下午羅嘉羽博士、張波副主席、聶菲璘博士分別以《<群書治要>選賢任能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把研讀國學經典作為修身律己的重要途徑》《<群書治要>德福一致觀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作主題報告,把中國式管理的精髓概括為“富之教之”“禮主刑輔”“德本財末”“財散人聚”“正己化人”,并重點強調了深入理解德福觀對修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制度設計才能達到選賢任能的目的,從而達到“不忍欺”的管理境界。講座內容充實,凸顯了《群書治要》在企業管理中歷久彌新的價值。

《群書治要》學習網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備18013041號-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維網訊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