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操|中国av中文字幕|最好看十大无码av|av日韩网|黄色黄页网站免费

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陽明心學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2-11-19

作者:劉余莉

ee407c29f6abb4e809f97d23003dfff.jpg

眾所周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2013年習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的時候提出的,這是他第一次向世界傳遞他對人類文明的基本判斷:“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是他首次向世界闡述他的“全球觀”。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主席解決當今世界各種難題、消弭全球各種亂象的“中國方案”。這個中國方案提出的傳統文化的基礎離不開陽明心學,今天,我從陽明心學的角度來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王陽明先生說:“夫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大人”就是真正認識到一體是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即回歸自性、找到“真我”的人,是得道的圣人、賢人。

什么是自我?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身體是自我,但是這個身體并不是我。如果這個身體是我,我就能自如地控制這個身體,想要青春永駐就可以青春永駐,但實際上,我是一天一天地衰老,并且控制不了自己的衰老。所以,這個身體并不是我,而是我所有的身體。

西方人說,身體不是“我”,但是我的思想應該是“我”,所以他們提出了“我思故我在”。實際上,這個“思”并不是“我”,孔子把它稱為“妄念”。因為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對一個人,既愿意他生,又愿意他死,那么到底哪一個思想是“我”呢?古人把這個思想念頭稱為“妄念”,因為它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前念滅,后念生,是一個假象。所以,這個思想并不是“我”。

康德說:“物自體不可知。”“物自體”其實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真我”,即真正的自我。真正的自我為什么不可知呢?因為他是用知識的方法去了解它的。雖然我們不知道這個“物自體”是什么樣子的,也沒有達到它的境界,但是我們知道它具有無所不知的特征。人們想要能夠無所不知,就要無知;而有知,就會有所不知,因為知得再多,也有不知的地方。

人們只有無知,才能無所不知。“無知”就是中國古人所追求的境界,例如,老子講“無為而無所不為”,無知而無所不知。

無所不知講起來比較抽象,但實際上很容易理解,以鏡子為例,鏡子上面什么都沒有,但是卻能“胡來現胡,漢來漢現”,它所起的作用就是無所不知。

中國古人認為,人人皆可以為圣賢,也就是說,人人都可以達到無所不知的境界。如何達到這種無所不知的境界,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思想,包括陽明心學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莊子講“心齋坐忘”,宋明理學講“半日讀書,半日靜坐”,這都是讓人們回到無知的境界。無知起作用,才是無所不知。我做一個比喻,大海有很多水泡,每一個水泡都認為“我是我,它是它”,每一個水泡都為了彼此的利益起爭執、起沖撞;但是當這個水泡回到大海的時候,就會知道整個大海才是真正的自己,而真人、圣人就是那個水泡回到大海的人。

王陽明先生到達了圣人的境界,所以他說“夫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這也就是莊子所說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圣人能夠做到:世界上沒有我恨的人,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沒有我不愛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所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理念,只有作為中國領導人的習總書記才能提出來,因為他有這樣的文化底蘊。

儒家講“下學而上達”,這是說就在我們的日常行為之中,人們學習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都可以達到最高的道的境界。“孝”字做盡了,就可以通達道。“孝”字上“耂”下“子”,“耂”是“老”字的一半,所以,“孝”是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終都是一體的,當一個人不能與父母溝通的時候,就說明他的孝已經不存在了。

中國人有祭祀祖先的傳統,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在祭祀的時候會宣講祖先的德行。作為后代,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能因為自己的言行給祖先抹黑。所以,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無始無終自始自終都是一體的關系,即“豎窮三際”。

在橫的方面,我們講兄弟之間的友悌,又把這種友悌推而廣之,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就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就是人們的自性,就是人們的真我。自古以來的圣賢人和陽明先生都達到了這種境界。所以,在中國這一片領土上,我們可以講傳統文化,可以講無知無所不知、無為無所不為,因為我們能聽得懂。但是外國人是二元對立的思維,他們講究的主觀和客觀、主體和客體、人與自然都是二元對立的,所以他們無法理解“孝”的意義。

化解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思維矛盾,就要從傳統文化中找到答案,也就是王陽明先生所講的“致良知”,即把人們本有的良知喚醒,人人都能夠達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境界,人人都能夠達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這樣,世界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要從孝敬父母做起,把自己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提起來。一個人如果連養育自己這么大恩德的父母之恩都不能夠報答,那么還有誰的恩德值得他去念念不忘地報答呢?一個人不孝父母,就沒有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就會以利害的原則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這樣的人往往會做出忘恩負義、見利忘義的事情。

古人講:“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我們彼此是以利益交往的,在利益沒有了之后,交情也就疏遠了。“以勢交者,勢傾而交絕。”我們彼此是以權勢交往的,在權勢沒有了,從領導位置下來了之后,就沒有人來送禮了。“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我們彼此是以美色交往,當年華不在了之后,愛也就終止了。“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我們彼此是以道義、恩義、情義來交往,這種交往才能經得起考驗,天長地久。

我們學習陽明心學,其實是要喚起自己本有的良知,從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做起。中國古人選擇朋友、選擇配偶、選擇屬下,首先看他是否是一個孝子,是否友愛兄弟。如果一個人不孝父母,不照顧兄弟,那么他對朋友也不會很好。

我們通過陽明心學論壇,把一些講道義的人、講恩義的人、講情義的人集合在一起,就能夠為傳統文化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紀念王陽明誕辰550周年座談會暨第六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新聞發布會”主旨演講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zsmeizhi.com 備案號:京ICP備18013041號-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